油脂脫臭工藝的發展歷史脫臭是脫除油脂中臭味物質的過程,它是油脂精煉過程重要的工序。毛油經過化學精煉后還含有一定量的脂肪酸及微量的醛類、酮類、烴類、甘油酯的氧化物、肥皂味、白土味等,這些低沸點組分物質便組成油脂的“臭味”組分,這些臭味組分一般都是影響油脂風味、氣味、色澤以及穩定性的低分子揮發物質,油脂脫臭便是利用臭味組分與甘油三酯之間揮發度存在很大差異,在高溫高真空條件下,借助水蒸氣蒸餾原理將臭味組分加以脫除的工藝過程。
20世紀20年代歐洲己經有許多間歇式脫臭工廠。重要的改進如在真空下操作,采用間接加熱來提高溫度,通入過熱的汽提蒸汽以避免油脂水解,脫臭設備采用抗氧化的材料。首次具有這些特征設計的是法國E.Bataille 和德國魯奇 (Lurgi)脫臭器,1916年起在歐洲最廣泛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