油脂化工從上到下可以分為兩類:油脂和油化。天然油脂產品(通常包括90%的脂肪酸和10%的甘油)可以通過加工動物組織和植物種子來制備,然后從天然油脂中可以獲得各種油性產品(肥皂、脂肪酸、脂肪醇、甘油和各種衍生物)。油化產品廣泛應用于表面活性劑、食品、化妝品、醫藥、造紙、塑料、橡膠、農藥等領域。以下主要分析以天然油脂為原料的石化產業鏈。
脂肪醇和脂肪酸是油脂化工的主要產品。據相關咨詢機構統計,2016年全球油脂化工市場達到191億美元,預計2024年將達到302億美元(CAGR=5.2%)。在脂肪酸和脂肪醇中,亞洲和歐洲是主要需求國。據估計,2020年全球脂肪酸和脂肪醇消費量將分別達到849萬噸和392萬噸,2016-2020年CAGR將分別達到3.88%和3.61%。脂肪酸的主要增長動力來自亞洲。
油脂化工的主要下游需求以日用化工為主。得益于肥皂、洗滌劑和個人護理行業的快速發展,脂肪酸是主要的油性產品,占需求的55%。
全球油脂化工始于19世紀初,中國油脂化工始于20世紀中后期。后者可分為三個階段:
(1)初級階段(70-90年代)。技術相對落后,以自主研發為主,以生產肥皂和香皂為主,企業規模普遍較??;
(2)技術引進期(20世紀90年代-20世紀末)。20世紀90年代,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步推進,從意大利、和德國等公司引進了先進的技術和設備,產品收率、分離精度、規模和自動化程度都達到了較高水平。
(3)快速發展期(21世紀初至今)。WTO打破進口配額的束縛,東南亞公司開始在中國投資建廠,帶動了國內企業的重建和擴張,實現了技術外溢;隨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在中國的普及,行業迎來了快速發展的時期,總產能迅速增加,行業逐漸向中國轉移。
經過多年的市場調整和產業整合,國內油脂化工行業的市場結構得到了很大的改善。由于國內油脂化工行業受原材料和工藝的限制,小工廠難以維持,只有具備規模和成本優勢的行業龍頭才能保證穩定的生產和銷售。